河北经贸大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简 报
第 11 期
中 共 河 北 经 贸 大 学 委 员 会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9年11月12日
随着主题教育的不断深入,学校各级党组织认真对照主题教育总要求和五个具体目标,充分结合高校特点和实际工作需要,将主题教育与事业发展有机融合起来,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用阅读引领成长 以书香育人育心
图书馆多措并举推动主题教育入脑入心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图书馆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目标,在服务育人、文化育人上下功夫,注重做好课堂外的“培根筑魂”工作,充分发挥图书馆对学校通识教育的支撑作用,注重阅读在文化认同、人格养成上的重要作用,以书香育人育心,形成课上讲授与课下自学联动互补、课本学习与课外阅读融汇贯通的育人大格局。
图书馆邀请学校领导精心选择为学生们推荐适合阅读的书目。所选书目题材涵盖“哲学与心理学”“历史与文明”“经济与管理”“文学与艺术”“政治与社会”等五大主题,共计70本。推荐书目以通识类经典图书为主,又凸显财经类专业特色,同时兼顾“时代性”。图书馆为每本图书编辑了简明生动的内容介绍,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范围广、时间快的特点,以“专家书单”形式分11期在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上发布,并在图书馆大厅设推荐书目专架方便学生借阅。图书馆还以“图图荐书”形式推荐了96本拓展阅读书目,分8期在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上发布。在推荐纸质图书的同时,还在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上同步推送了8期“书在指尖”电子图书,学生可直接识别二维码阅读。
在引导学生进行深入阅读的同时,图书馆还组织开展了红色书展、阅读分享会、读书随笔和“我爱我的祖国”征文等系列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从单纯的个人阅读,上升为在阅读中思考、探索、分享、交流,从中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灿烂文明,感悟人类思想的广度和深度,通过阅读增长智慧、丰富思想、陶冶情操、修正品行、融通性格、完善人格。
一系列的荐书及阅读活动,吸引了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了处处能读、时时可读、人人愿读的浓厚读书氛围,激发了广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努力学习,追逐青春理想,服务祖国和人民的奋斗激情,增强了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以“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为平台
工商管理学院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建设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工商管理学院党委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根本任务,紧抓检视问题,紧推整改落实,坚持真抓真改,做到即知即改、立行立改。
针对基层党组织在推进“一流党建”、深化和提升基层党建工作中进展缓慢、工作着力点不准,党员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问题,结合2019级新生入学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学院党委率先开展“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学院领导班子在每人联系一个学生党支部、一个学生班级的基础上,深入基层“进支部、进教室、进宿舍”,并主动与一名学生党员交友,强化学院党委工作有效运行到基层。同时针对各学生党支部和2019级班级,在原有党支部书记和辅导员班主任的基础上,在每个支部安排两名学生重点培养对象作为“支部助手”,在每个班级安排一名教师党员做“人生导师”,策划组织教师支部与学生支部共建,加强基层支部师生党员有效互动,助力“一流党建”,助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活动开展以来,学院领导班子成员通过走进教室听课,进支部、进宿舍座谈等形式,发现解决涉及学风教风以及宿舍管理方面的问题7项,正积极推进整改落实。安排6名青年博士党员教师担任19级新生班级“人生导师”,通过举办“大学究竟怎么读”“快乐学习,‘踩’出人生”“恋爱那些事”“宿舍那些事”“每个人都很重要”等主题沙龙活动,就同学们关注的专业、学业、就业、恋爱、交友等话题深入交流,不仅丰富了同学们对大学的认识,也使同学们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对自己的大学生活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
下一步,工商管理学院党委将把主题教育与学院实际相结合,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主题教育锤炼党员干部政治品格,激发担当作为,切实把主题教育激发的热情转化为干好工作的强大动力。
以“四个结合”为抓手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为扎实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坚持高标准要求、高质量落实,注重在“四个结合”上下功夫,不断把主题教育引向深入。
一是与推进“一流党建”相结合。认真贯彻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按照推进“一流党建”的要求,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和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对标学懂弄通做实的要求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创建“五彩生工”党建品牌、加强“双带头人”工作室建设,切实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通过开展重温入党誓词、讲专题党课和“微党课”、开展志愿服务、到红色教育基地开展革命理想信念教育等活动,不断提升党员的思想境界。
二是与深化“学风建设”相结合。根据学院实际特点,继续深化“橙色品学砥砺工程”,教育学生珍惜大学光阴、努力刻苦学习。坚持学院领导联系班级、学生制度,定期召开学情工作分析会,举办创新创业大赛,严格执行考勤制度、听课制度,着力构建“导学、治学、践学、督学”四位一体新模式。针对学生考研情况,组织专业导师一对一开展针对性指导,力争考研率再上新台阶。针对加强学生组织建设问题,完善规章制度6项,推进学生组织规范化运行。邀请志愿服务西部杰出校友为学生干部作专题辅导,提升学生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是与加强“专业发展”相结合。按照学校三次党代会提出的打造新工科的决策部署,加强一流专业建设,积极推进专业认证,积极开展教学沙龙4期,达到相互交流的目的,同时邀请知名专家来院作报告,不断明确工作思路、汇聚工作合力。针对学生流转率较高的情况,组织教师专门加强专业教育,切实增强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针对学生提出的开展视野、职业成长的需求,专门联系君乐宝、可口可乐等公司进行专业实习,邀请喜之郎校友企业来校,为学生们搭建就业、实习平台。
四是与培树“文化品牌”相结合。为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断凝练符合学院特色的文化品牌,真正起到文化育人的教育作用,学院相继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巩固“院训 院徽 院歌”活动成果,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学院的归属感;举办宿舍文化艺术节,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和谐精神;举办“建国七十载 奋进新时代”迎新晚会,不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以学生食品创新创业大赛活动为契机,在提升学生成果质量的基础上,通过微信、微博、网站加大在社会各界的宣传力度,不断提升学院影响力。在这些基础上,学院还将积极开展学院文化品牌策划活动,切实把立德树人落到实处。
打造“英语课堂思政三分钟”
外语教学部积极探索课程思政有效形式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外语教学部党总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时刻谨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精心部署,深挖优势,砥砺创新,开展了 “英语课堂思政三分钟”活动。
一、学在深处。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外语教学部党总支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先后开展六次集体学习,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从理论的根本和源头入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推动学习教育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
二、谋在新处。为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进深入,通过主题教育为广大师生带来实实在在的变化和收获。外语教学部坚持以理论为指导,立足实际谋新意,在一线教师和学生群体中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根据公共外语课学生受众面广、学习年级低的特点,开展“英语课堂思政三分钟”活动。在公共外语授课过程中,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的引导,牢牢把握好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英语课堂完美的结合了起来。
三、干在实处。为了保证“课堂思政三分钟”的授课效果,外语教学部四个教研室认真研讨、通力合作,分别结合本学期教材和教学实际,制定了详细周密的教学计划,并且开展了多次集体研讨和集体备课活动,实现了教师和学生、授课人和听课人双重接受教育的良好效果,使老师们切实履行起“传道、授业”的主体责任,增强了一线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
四、见到实效。外语教学部以“建国七十周年”为专题开展了首次“英语课堂思政三分钟”活动,课堂氛围活跃、课程深入人心。课后,学生们主动以PPT、视频、音频、课后感悟、手绘海报等形式上交作业,向老师反馈自己的思考与体会,充分表达了自己与祖国同频共振的爱国主义情怀。“英语课堂思政三分钟”活动不但活跃了课堂氛围,提升了课堂效果,探索了英语教学课程思政的有效形式,还把握住大一、大二年级这个高校学生的“拔节孕穗期”,大大激发了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立足科研 知行合一
经济研究所扎实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按照学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进会的会议精神,经济研究所以“为学校学科建设服务、为河北经济建设服务”为宗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落实学校第三次党代会提出的“1369”工作思路,扎实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将主题教育要求落到实处。
一是凝心聚神、学思践悟。随着主题教育的稳步推进,经济研究所结合自身实际,构建“领导领学、集体共学、网络助学、活动促学、科研践学”的学习模式,通过支部集中领学、党员与党外人士集体学、课余时间个人学、利用QQ工作群即时学、党日活动参观学、结合科研实践学等,不断提高思想认识,把初心和使命落实到本职岗位上、一言一行中,以高度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积极投身“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当中。10月18日,田学斌在《河北日报》发表文章《全面深化改革是我们党守初心担使命的重要体现》。
二是立足科研、知行合一。经济研究所立足科研,坚持目标导向,学思结合、学研结合、学做结合。围绕重大战略发展,结合业务实际,知行合一,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做好科研工作、为学校学科建设服务、为河北经济建设服务的实践。经济研究所所长田学斌参与王东峰书记牵头的两翼带动河北发展战略的调研,参加许勤省长、袁桐利常务副省长领题的“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向深度广度拓展”专题研究,参加省人大常委会王晓东副主任牵头的省人大“三区一基地”规划实施进展调研组。多名教师参加省“十四五”规划前期研究课题,工信厅、发改委等课题研究和文件起草工作。多名教师参与省委省政府领导及省委宣传部、省委政策研究室、省政府研究室等委托研究及调研课题、咨询论证。田学斌所长、李海飞副研究员和柳天恩助理研究员应光明网理论频道之邀发表文章《驱动高质量开放发展新引擎》。雄安开发研究院(京津冀中心)由田学斌所长带队组织骨干研究人员赴浙江大学交流雄安课题研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协同研究能力,服务重大国家战略和河北发展。
三是检视反思、落实整改。坚持问题导向,狠抓整改落实,确保落细落小,推进主题教育扎实开展。通过开展领导班子结合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对照调研发现的问题检视与反思,聚焦问题制定整改举措,做到落细落小落实。党员“对照先进学院找到研究所的差距,对照先进个人找自身的差距”,对标对表深刻检视问题,明确整改措施,以工作成果落实践行主题教育精神。领导班子和各位教工通过检视与反思,全面把握“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总要求,按照各自岗位职责,在研究所和个人自身全面认识的基础上,能改的立即改,暂时解决不了的盯住改、限期改,一件一件整改到位,切实增强全所教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忆党史 温初心 坚定使命
马克思主义学院与信息技术学院联合打造主题班会
有效推动主题教育服务师生、促进发展
为了将主题教育不断引向深入,及时传达学习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会议精神,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和信息技术学院党委联合举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班会,有效推进主题教育入脑入心,增强了主题教育服务师生、推进发展的现实效果。
主题教育班会采用视频忆、教师讲、学生颂等多维度立体式现场互动学习,依次通过“长夜难明赤县天”“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敢教日月换新天”“改革开放富起来”和“走进新时代”等八大板块,带领广大师生一起重温党史和国史,加深了广大青年学子对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了解,更加坚定了广大青年学子永远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进一步增强了学习党史和国史的热情,掀起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高潮。
通过重温历史,体会党的初心和使命,真正体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内涵。主题班会紧紧围绕中国近现代史发展的脉络,从近代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从红船精神到井冈山精神再到伟大的抗战精神,从中国人民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从改革开放新时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系统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
通过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艰辛开拓的历史,进一步坚定了“四个自信”。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最突出的显著优势,我们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主题班会上,通过回顾历代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完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使广大党员和学生更加坚定“四个自信”,坚定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不懈努力的信心和决心。
通过广泛参与的形式,创新高校党建新思路和新模式,将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紧密结合起来。主题班会突破以往传统党建理论学习的固有模式,打破课堂教学的局限,将教师现场教学与学生广泛参与结合在一起。通过师生亲身参与诗朗诵、歌曲联唱、音乐表演等,在回顾党史和国史的过程中,加深广大师生对中国共产党人“初心”的了解,切实增强了理论学习效果。同时,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业优势和信息技术学院的技术优势,做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有机统一。
此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班会,融主题教育学习和班会于一体,以一流党建为引领,创新高校党建新思路和新模式,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与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相融合,有效推进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扎根学生、系部联动、党员群众受教育。